会长献辞

天主教香港教区周守仁主教

在一个如同香港的后现代城市,家庭的基本价值往往被质疑,事件的原始数据也会被操控和过滤。虽然我们被新闻和资讯所覆盖,却不能肯定事件的真相。当代一位作家约瑟夫·奈伊(Joseph Nye)曾经讲过,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可靠的资讯是社会极稀有的资源˩。年青的一代就算连什么是人生的目标,及如何在家庭生活及社会里实现自我,也有时难以分辨。

 

除了以上的现象,今天的家庭更要承受新冠病毒的种种后果,包括:亲人的突然离世、经济或情感上的突变、甚至家庭危机都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因此,懂得承受家庭负担,或接受他人对事件的不同看法和感受,真是谈何容易。怪不得很多香港家庭深陷于寻找替罪羊、彼此责备、甚至家暴和虐儿。这确实是令人伤感!

 

今天的夫妇挣扎求存,一方面要照顾家中的老与幼,又同时设法在社会中寻求实现自我。这里牵涉到个人与家庭的平衡稳定。所以在维持家庭的运作时,便需成员有所牺牲,而往往问题就在于谁要对家庭平衡付出更多?

 

中国传统有:修身和齐家的说法,指人要学习自制及修身,才能明白齐家之道 ,什致在社会中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的是家庭和公益为着眼点。但是在个人主义影响下,家庭成员的重要性渐渐从自我的澎涨中消失。结果,出现了后现代家庭连系的特色,就是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所提及,以不委身的态度,维持着一种松散、不稳定的关系。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当家庭成员懂得持守委身的承诺,体味到为爱作出的牺牲获得欣赏及回应,会带来多么大的满足及喜乐!

 

天主教会相信大众需要安稳的婚姻及家庭生活,并强调家庭成员要实现自我,便要积极加深彼此的关系。这关系能支持各人确认及攫取正向的人生目标。这样,家庭中的圆融合一本身就是夫妇为对方完全委身的回报。

 

这也是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的目标,就是:透过专业委身,与香港家庭并肩同行,把其中近乎松散的婚姻关系转化为幸福和牢固的关系,以致夫妇及其子女同样能幸福地一起成长,成为彼此为对方委身的家庭。事实上,借着多年来家庭服务的经验,香港公教婚姻辅导会的员工及义工都积累了不少的专业知识。他们悉心地透过训练课程及出版刋物慷慨地与其他服务机构分享了心得,并获得良好的评价。他们证明了一点:「幸福家庭˩是可以实现的!

 

所以,我要祝贺香港公教辅导会的员工及一众义工,因为他们在这段困难重重的时期,能为夫妇及家庭服务而委身。不用说,没有这机构的主席及执行委员会成员多年来的指导,这些服务也是无法推行的。愿上主祝福你们,并持守你们对香港家庭展开的具体及卓越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