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苗學前單位社工服務隊
學校社工
李碧茵
名字的威力
你多會如何稱呼你的孩子呢?是連名帶姓?只稱呼其名字?又或是以其他稱呼代替? 例如:「亞仔、亞女」、「BB」、「寶貝」、「衰仔」、「頑皮仔」、「叉燒」?
嬰兒須在出世後42天內便要申請出世紙。回想一下,當你為孩子預備名字時心情是怎樣的?通常孩子在4個月大左右便能認出自己的名字,會對自己的名字有所反應。試回想,當時孩子回應你的呼喚時,你有何感受?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名字,當中可能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有些是背負著父母的心願,有些更是族譜所定,關係到整個族群的。有些名字看似是平平無奇,卻蘊含著很深的意義。這專屬自己的名字,讓人記得起自己,也讓我知道自己是誰。
筆者曾經接觸過一個學生,她的名字是由她父母的姓氏所組成的,一個字用母親姓氏的左邊部件,一個字則用父親姓氏的右邊部件,她的名字讀起來很特別,但對於她來說,就是父母給她的最大禮物。
我家有個小兒子,我們一家很多時會叫他做「細佬」。有一次,我和他在公園裏玩耍時,有一位比他小的男孩子,我叫了那男孩子做「細佬」,小兒子便立刻指正我,說要叫那個小男孩做「弟弟」。他認為「細佬」是他的專屬稱呼,他喜歡我們這樣叫他,這會讓他感到親密,是家中的一份子,在家中,只有他可以被稱呼「細佬」。
曾經幫助一些準新人進行婚前輔導,其中有一節是學習處理衝突的,當時他們像是有點生氣,我請他們以暱稱來稱呼對方,他們的怒氣便減退了不少,並且自己的說話語氣也會有所轉變。
我在幼兒學校舉行社交小組時,其中一節總會邀請孩子回家向家長查詢自己名字的由來,目的是讓他們明白名字的重要性,是帶著家人對孩子的祝福或期盼的。
養育孩子,除了給予一個安全的外在環境之外,培養他們內心的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名字看似是很普通的東西,但其威力可真不少,包含著孩子對自我形象、信心的建立和獨特性的塑造。我們要為孩子建立的良好的自尊感,就是從正面地稱呼他開始。
孩子的名字是父母所賦予他的祝福,也是最基本的身份認同,所以當你要呼喚孩子時,緊記以柔和的聲音,以專屬的名字稱呼他們。當你以柔和的聲音呼喚孩子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温暖,並且願意聽你的說話。
資料來源: 本文選自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橋—婚姻及家庭季刊》。第170期。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