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恩愛50+」
銀齡婚姻同行服務社工
鄭瑞連
夫婦年青時一般多為生計打拼,每日相處的時間不多,便會期望退休後有更多共聚時光。有位太太和我分享:「在退休前,雖然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但丈夫在午間時總會發一兩個信息給我,讓我感到窩心。然而當退休後,我們雖同住一屋,但大多各自有自己喜歡的活動,例如我看書他看電腦,我覺得他對我好像是視而不見,我倆的距離比退休前更為疏遠!」
退休後銀齡夫婦的生活閒暇時間多了,是需要重新調整大家的生活步伐,配合彼此的需要,讓大家有共同相處時光,使關係保持親密!以下是筆者送給銀齡退休夫婦相處的一些小貼士:
(一)回顧婚姻歷程,感恩有您同行
夫婦倆可以停下腳步,一起回憶過去彼此對家庭的付出及貢獻。特別在多年的婚姻歷程中,當遇到個人或家庭上的困難時,如何在互相支持下共同渡過,讓夫婦在回憶裏產生共鳴!每當我與夫婦們一同分享他們經歷患難的過程時,我都特別感動,常言道「患難見真情」,配偶曾經的安慰、付出或行動,就是婚姻成長的一大動力,夫婦正好藉此機會,再向配偶表達感激之情,彼此得到認同及欣賞,心頭上倍感欣慰。
(二)敏感此階段彼此的轉變及需要
踏進退休時期或空巢期的婚姻狀態,我們可以視為一個新階段,留意我們在身體、家庭角色、社交圈子及財務狀態等方面的轉變,可以和伴侶彼此分享這階段的轉變對自己帶來的影響。這時我們便可以找出大家最關注的事情,商討一下彼此的需要及期望。例如,好些銀齡夫婦都關注健康狀況,都會將加強鍛鍊列為首要項目,大家便可一齊計劃參加相關的訓練和課程。同時,夫婦可以一起訂定一些短期或長期的旅遊計劃,以及追求大家對晚年閒暇生活的夢想。
(三)重组家務上的合作與分工
在處理家務及家庭事務上面,夫婦以往多採用分工的方法,希望更有效率地完成。現在大家都踏入老年及空巢期,大多已沒再聘請傭工,好些夫婦會為日常家務,常有衝突。曾經有位太太不認同丈夫飯後先休息而不馬上洗碗,不明白丈夫為何總喜歡耽擱,後來丈夫坦言,他感覺自己身體轉弱了,站立洗碗稍長時間,便覺很疲倦;反之,飯後先休息再去洗碗,這種步伐較適合他。當太太明白丈夫的需要之後,她不但能體諒丈夫,更願意調整自己的步伐以作配合,飯後大家先有「生果及電視時間」,好讓丈夫稍事休息才洗碗,此舉讓丈夫覺得太太比之前更體貼!
(四)增加節日或慶典的儀式感
千萬不要以為老夫老妻就不用慶祝,一般妻子比丈夫更期待節日或慶典上的儀式感,很多丈夫都覺訝異,原來太太都很渴望收到小花束或小禮物。因為平日丈夫較少將愛宣諸於口,小花束或小禮物就正能將這份愛傳達出來。我們可以好好趁著這些節日或特別紀念日來慶祝一下,以表達對配偶的重視及多謝,為這些日子添上意義,增添浪漫感,實有助增進關係的親密感。
結語
過去和銀齡夫婦分享婚姻中的恩情和種種經歷,發覺退休前、剛退休或退休了的一段日子,夫婦倆無論對日常生活安排、消閒娱樂及未來夢想,都會存在著不同的想法及做法,這些可能隨著我們身體變化而作出調適和改動。只要我們時常敏感彼此的轉變及需要,調整步伐,互相配合,我們定能續譜幸福婚姻舞曲。
資料來源: 本文選自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橋—婚姻及家庭季刊》。第170期。2025年6月。